行业资讯

日本管制新规生效,光刻机被抢购
发布者:鸿腾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7-28 13:21:23 点击次数:711 关闭
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的重要进口国,日本将于2023年7月23日起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最新海关数据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日本半导体设备进口同比下降,但6月环比增长,甚至出现光刻机抢购现象。
对于日本近期调控的影响,半导体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政策的实施其实早就该实施了。要看政策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很多领域迈出了“从0到1”的一步,后续发展要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打好基础,延伸至平台企业。
日本政策执行灵活

继荷兰政府于6月30日公布半导体设备新出口管制规定后,日本政府宣布,自7月23日起,将对先进半导体制造所需的23类半导体设备增加额外出口管制,主要涵盖清洁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热处理设备、先进工艺光刻设备、刻蚀设备和测试设备等。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修订版《外汇和对外贸易法》,上述23类产品出口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时,必须取得许可证。每一次,美国都加强了对中国半导体的控制。
业内人士认为,日本本轮出台的监管政策与美国不同,执行的灵活性更大。
市场咨询机构新谋研究总监王小龙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美国的半导体管控措施是按照工艺节点严格划分的。所有包含先进技术的设备都必须申请许可证,并且对客户群体有严格的限制。主题列表所有导入网站的公司都必须提交申请。“日本的规定是针对机器类型,而不是工艺节点。对客户类型没有区分,实施的灵活性比较大。政策的主要影响取决于具体实施。”王小龙告诉记者。
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官员表示,日本并未采用美国所谓的拒绝标准,只要有可能就允许出口。不过,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协会(东京千代田区)常务理事渡边清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指出,日本设备制造商很难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属于该类别。法律规定的设备;有不同的标准,每种设备都必须经过(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审查。相比之下,美国、韩国等42个国家和地区只需要办理简单手续,但实际上无法向中国出口类似产品。
据了解,日本此前每年进行一次谈判,按照《瓦森纳协定》国际框架实施出口管理。此次的内容是对前期实施管理的补充和进一步强化。今年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5月23日,日本正式宣布修改《外汇和对外贸易法》,将用于先进芯片制造的6大类23类设备列入出口管制项目清单,并于7月23日正式实施。。
针对日本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日方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颁布实施明显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对此深感遗憾和不满。已向日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此外,中方敦促日方从中日经贸合作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遵守国际经贸规则,不要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避免有关措施干扰日本的经济发展。两国半导体产业的正常合作。
光刻机遭遇抢购
对于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的影响,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东京电子等向媒体表示,影响有限。多家国内设备厂商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日本限制措施的实施有望进一步鼓励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不过记者注意到,在该政策实施之前,中国就开始抢购日本光刻机等重要设备。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从日本进口半导体设备价值约48亿美元,同比下降1324%。环比看,一季度,中国自日本进口半导体设备环比增长。6月份还出现了一波日本半导体设备的抢购潮。中国进口同比增长约40%。-年和月。单品中,光刻机械进口增长较快,当月进口金额达到6245万美元,同比、环比增长约13倍。今年上半年,单台光刻机的价格同比也上涨了17%左右。
一位国内半导体厂商告诉记者,佳能等日本光刻机在中国销量非常好。虽然生产效率不如荷兰ASML机器(ASML),但他们也在使用日本光刻机,而且也不在一线,在大型工厂,日本光刻机被广泛使用;此外,多家厂商向记者透露,他们将使用二手日本光刻机来开发光刻胶。疫情期间,光刻机等设备很受欢迎,二手的可以卖高价。日本是中国半导体设备的重要进口国,在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开元证券此前分析称,中国在雕刻机、光刻机、热处理设备等方面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较高;2022年,我国从日本进口光刻机械约占我国光刻机械进口总量的60%,雕刻设备占我国光刻机械进口总量的60%,接近总量的90%,设备热处理约占60%。
“由于中国制造商寻求替代美国产品,日本和荷兰近年来享受了替代美国设备的红利。”王小龙说。
据芯谋研究统计,美国器件在国内半导体器件市场占据首位,但权重持续下降。2020年将为53%,预计2023年将下降至43%。与日本、荷兰等生产国相比,份额增加了约3%。但鉴于非美国器件的替代潜力已基本释放,美国半导体器件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下降预计将放缓。
家用半导体器件逆势增长
在全球半导体低迷的情况下,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面临着半导体制造商客户削减资本支出的影响。业绩统计显示,自去年三季报发布以来,应用材料公司在美国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而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254%。今年3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
各大机构也纷纷下调了半导体器件的增长预期。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协会近日发布预测,2023年日本制造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比去年下降23%,至约3万亿日元,再次下调销售预期。SEMI(国际半导体工业协会)发布的预测数据也表明,今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可能同比下降186%至874亿美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计将在2024年强劲反弹,重回1000亿美元。
“当前行业处于低谷期,整个行业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相对有限,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日本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的影响。”——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与国际半导体巨头业绩下滑相比,国内半导体龙头今年上半年却强劲增长。A股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7亿元至193亿元,同比增长12130%至15576%。据了解,公司的刻蚀、薄膜沉积、炉管、清洗设备均批量供应市场,工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半导体设备股龙头中微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8亿元至103亿元,同比增长10949%至12018%,扣除非净利润现有费用5亿元至54亿元增长1345%至2253%。据介绍,中微刻蚀设备持续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重点客户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营业收入和毛利润提升,公司MOCVD设备继续保持绝对优势。新一代Mini-LED产线现状。
万业企业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118亿元,同比增长约316%。集成电路新器件累计订单超过24亿元,器件制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8%。据公司高管在6月业绩发布会上的介绍,低能长程离子注入机、低能长程重金属离子注入机、低能超低温大范围温度离子注入机和高温离子注入机凯世通自主研发的能量离子注入机已通过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厂的验证验收。
从市场表现来看,7月份以来,A股半导体设备板块指数一路下滑,累计跌幅接近12%。市场担忧在下行周期、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半导体设备新订单能否维持强劲增长。
我们呼吁国内企业拒绝“包容”
总体来看,中国国产半导体设备近年来增长较快,在刻蚀、CMP、薄膜设备等领域进步较多,但整体占比较低。
据新谋研究统计预测,2020年至2023年,国内半导体器件销售额将从99亿美元增长至33亿美元,市场份额将从7%增长至11%。这也意味着定位半导体器件将在“深水区”航行。
“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迈出了第一步,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进步,但国产半导体设备仍需解决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半导体行业人士向记者指出,这需要一个过程。
业内人士呼吁,本土半导体设备发展,一方面要推动上游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尊重知识产权,夯实产业链基础;另一方面,要推动半导体设备上游零部件国产化,尊重知识产权,夯实产业链基础。
日前,国内一家离子注入机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通过关键技术的通用化平台和模块化开发,快速推动产品系列化的导入;同时,公司与产业伙伴合作开展了近30个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本地化并制定详细的本地化时间表。
作为盛美上海半导体清洗设备的领头羊,该公司董事长王辉在今年4月出席IC制造大会年度论坛时指出,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主要由零部件决定。据介绍,该公司购买世界上最好的设备零部件,还将与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零部件。
“零件本身跟随设备。”王辉表示,随着中国清洁设备从国内向海外发展,相关零部件可能会变得更强、更大,甚至一些来自中国的核心零部件可能会被带到世界各地。
另外,国产半导体设备必须注重原始创新,即使获得国家补贴,最终也要经受市场的考验。
“对于半导体装备来说,原始创新比集成创新更重要,尤其是在领先一个赛道的时候,如果没有独特的能力,很难与大公司竞争,所以我认为中国装备未来的发展可以遵循原始创新的原则……,辅以集成创新,使他们能够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王辉表示,中国的五金企业要想未来做大,就应该尊重别人的专利,创新自己的专利,互相模仿,“求贤若渴”,“引进来”没有意义。
从产品导入来看,国内半导体器件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走向平台化。盛美上海已从单一的清洗设备逐步拓展至半导体前端工艺设备如电动、立式炉管系列设备、前端涂胶及轨道开发设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以及后道先进封装工艺设备等,迈向平台化创业。
此外,中微电子已全面覆盖刻蚀设备和部分薄膜沉积设备,并投资光学检测设备,逐步覆盖芯片加工过程中的高价值半导体器件。
在日前举行的2023世界半导体大会上,华登国际合伙人王林潭表示,未来半导体产业主要是淘汰赛竞争,必须拒绝同质化低水平竞争,通过“内卷化”突破“内卷化”。内源延伸”等方法。”。半导体设备是当下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参考国际知名设备企业,基本都是平台型企业,国内企业也在向平台型企业演进。
商务咨询 商务咨询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广告设计 客户案例 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电话:0511-86930535(工作日)

手机:177-6865-8888(微信同号)

手机:137-7550-8287(微信同号)

零售:137-7550-7308(微信同号)